语言

资讯中心

了解清数新闻,掌握AI前沿资讯

生态保护
时间:2024-04-22 08:36:08 点击:


image.png


来源:人民网

拉琼: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目前,我国已建成一批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公园,区域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生态安全屏障的基础日渐牢固。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稳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廊道保护建设。持续加强生态监测,特别是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生态监测,做到立足区域生态环境的实际开展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整体思维和统筹考虑。进一步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并继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尊重自然,避免盲目开展各种治理行动,确保起到最优的保护效果。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维持的基础,没有生物多样性就没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做好各项生物资源的系统性调查,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一些小种群开展针对性保护。不断健全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保护野生动植物,切实守护好各类物种资源。

吕忠梅:加快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谈及下一步如何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吕忠梅强调,一是要“统筹立改废释纂”,统筹好这五种方式对于增强立法系统性工作至关重要;二是要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要保护;三是在做好国内环境治理的同时,能够为世界的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吕忠梅还提到,我国的环境法典编纂应采取适度法典化方式,据立法现状,把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法律纳入法典;一些资源类、能源类的法律立法研究还将继续进行;同时,保持一定的开放度。

“在法典编纂过程中要解决过去不同要素由不同部门来管理的问题。”吕忠梅表示,通过形成统一执法标准,执法目标才更清晰,执法效果才能更显著。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内容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改正或删除。



0532-58717758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