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WOW().init();
了解清数新闻,掌握AI前沿资讯
信息来源:人民网
朱健: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面临的两个命题。对于衡阳等老工业基地城市来说,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是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关键之举。”湖南省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代表介绍,当地引入工业富联“智造谷”,随着企业入驻,工业互联网发展有了更多力量。
“要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上实现双突破,切实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朱健代表建议,地方政府整合科技资金和产业基金,鼓励有实力有情怀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企业,对具体行业拿出针对性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以不断升级的技术创新完善各行业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从商业模式上讲,工业互联网平台可利用产业基金或政策性贷款,提供智能化生产线,让客户企业可租可买,也可进行股权合作,进而加快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
夏泳:创新发挥“5G+北斗”优势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夏泳建议,充分发挥“5G+北斗”的技术优势,推动规模应用及产业赋能,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交通环境极为复杂的重庆渝中解放碑地下隧道群中,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创新融合5G+北斗技术,实现了动态3—5厘米、静态精度5—8毫米、纵深近50米的精准定位服务,填补了国内地下隧道无卫星导航的技术空白。
数据显示,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基站数超过330万,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和县城城区。截至2023年上半年,北斗终端设备规模同比增长47%。北斗定位已成为智能手机标配。部分细分行业示范应用不断涌现,带动应用规模持续提升。
夏泳表示,中国移动已在全国建设超过四千座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截至2023年10月,中国移动大力推进“5G+北斗”行业应用,高精度定位服务累计调用已突破万亿次,落地项目超400个,辐射全国31省,累计上车数达450万辆。
夏泳认为,北斗与5G的“强强联手”可以相互赋能,彼此增强。具体看来,5G网络布局可为北斗地基增强站建设提供有力支撑,“5G+北斗”覆盖可以有效解决室内定位以及室外遮挡导致的卫星信号缺失问题,满足复杂地形的定位需求;“5G+北斗”结合无人机等新技术,将形成“空天地”一体服务能力,具有融网络、融技术、融终端、融应用的天然优势;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北斗与国产化率超过80%的5G设备,两者结合可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如何充分发挥“5G+北斗”的技术优势,推动规模应用,更好赋能千行百业?夏泳建议,结合产业特点与重点应用场景,将“5G+北斗”基础设施布局纳入区域规划和产业规划,协同做好5G与北斗地基增强站规划建设,形成“一张网”服务能力;针对隧道、高楼、山区等复杂地形,面向交通运输、城市治理、精准农业等重点行业,加强“5G+北斗”基础设施的布局建设;加强对建设运营单位的资质要求及审核管理,保障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完善“5G+北斗”的标准规范和质量评价体系。
夏泳建议,一是积极发展行业专用设备。加快提升北斗终端渗透率,推动终端设备向“5G+北斗”融合升级,支持测绘、应急通信、无人监测等专用终端产品研制与普及。二是加快培育运营服务领域市场主体。支持企业专注细分市场,聚焦重点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优势产品服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面向“5G+北斗”集成应用,完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强化创新企业孵化培育。三是打造协同创新平台。鼓励卫星导航、卫星通信产业与信息通信业的龙头企业“强强联手”,支持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带动产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深化北斗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5G+北斗”战略合作,引导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推动创新成果向企业转化。
周云杰:数据高水平应用推动工业升级
“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是一种新型工业化的生产力,数据的高水平应用是促进新型工业化高价值创造的内生动力。”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代表表示,“当前,我国工业数据的应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自主可控能力仍待加强。”
周云杰代表认为,以数据高水平应用促进新型工业化高价值创造,一是应建设新型工业化高质量标准体系,加快标准应用推广。二是要推动普惠人工智能,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让企业用得起、用得好。三是要培育一批专业化的工业大数据服务商,参与工业数据确权、流转、交易的标准及规则制定。
免责声明:文章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由我方整理,内容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改正或删除。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