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资讯中心

了解清数新闻,掌握AI前沿资讯

淡水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
时间:2024-05-09 08:49:36 点击:

与海洋或森林相比,淡水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更快。

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和海洋利用的改变:土地用途的改变是淡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这包括开垦、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张、采矿、道路扩建、水电大坝以及管线建设等活动,这些活动导致生境破碎化、毁林、水体污染等,从而影响到淡水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淡水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如过度捕捞、滥采滥挖等,导致许多淡水生物种群的数量急剧减少,一些物种甚至面临灭绝的威胁。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对淡水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温升高、水位下降、水流量减少等方面,这些变化对淡水生物的生存和繁衍造成不利影响。

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淡水水体受到污染,对淡水生物造成毒害和危害。

外来物种入侵:外来物种的入侵会破坏原有淡水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本地物种的消失和生态系统的退化。

根据现有数据,我们发现1700年以来,地球上近90%的湿地已经消失;淡水地球生命力指数监测了944个物种、3741个种群,覆盖了包括哺乳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其数量平均下降了84%(从-89%到-77%),相当于自1970年起每年下降4%(图)。

image.png

图 :淡水地球生命力指数:1970-2016年全球9 4 4 个物种的3 7 4 1 个水生物种种群的丰度平均下降了84%。白色的线表示指数数值,而阴影区域表示曲线的统计学置信区间( 从- 8 9 % 到- 7 7 % )。来源WWF/ZSL(2020)。

淡水种群数量下降主要集中在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且遍及全球所有地区,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尤为突出。

在淡水系统中,巨型动物指重量超过30千克的物种,如鲟鱼、湄公巨鲶、江豚、水獭、河狸以及河马。这些物种经受了人类世带来的过度开发等巨大威胁,种群数量急剧下滑。其中超大型鱼类尤显脆弱。


0532-58717758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