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

资讯中心

了解清数新闻,掌握AI前沿资讯

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样地建设
时间:2024-05-28 08:46:26 点击:


图片处理-2023-12-12.jpg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完整气候带谱的国家, 由北而南依次出现落叶针叶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雨林和季雨林。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的主要目标包括:通过对我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揭示其不同时期生态系统及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动因,研究物种多样性的起源,探求不同尺度的物种多样性变化与维持机理;建立我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监测的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价及物种灭绝速率的评价指标体系;阐明全球变化对我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揭示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作用及响应;阐明我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变化的规律,探讨高效保护物种生物多样性的途径和措施,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进行科学的规划定位;将该研究网络取得的研究结果应用到生态系统的持续管理中,并为国家的土地利用政策以及生态系统、景观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自2004年以来, 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已经从第一批建成的长白山温带针阔混交林、古田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西双版纳热带雨林4个样地发展为目前的25个主样地。

所有样地均位于国家公园和各级自然保护区内, 一般为地带性植被中保存完整的原始林或老龄林。主样地两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定位和标记。

1.在主样地的选择上,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代表性:选择的样地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特征和生物多样性状况。

稳定性:样地应处于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受人为干扰较小,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可达性:样地应具有较好的可达性,便于科研人员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研究工作。

2.在主样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实地调查:对选定的样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样地的生态环境、植被类型、物种组成等基本情况。

规划设计: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样地建设规划,包括样地的边界确定、样方划分、监测站点设置等。

基础设施建设:按照规划设计要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修建、监测站点搭建、设备购置等。

监测网络建设:在样地内建立监测网络,包括植被监测、动物监测、土壤监测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对样地内生物多样性的全面监测。

数据管理:建立数据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存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主样地的建设,可以实现对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长期监测和评估,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主样地还可以作为科研和教学基地,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0532-58717758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