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WOW().init();
了解清数新闻,掌握AI前沿资讯
一、管理传染源
灭鼠、灭蚤:鼠类和蚤类是鼠疫的主要传播媒介,积极开展大规模的灭鼠、灭蚤行动可以有效减少传染源。可采用物理、化学等多种方法灭鼠,如设置鼠夹、鼠笼、投放灭鼠药等;对于蚤类,可以使用杀虫剂进行灭蚤处理,同时要注意对鼠洞、鼠巢等鼠类栖息场所进行清理和消毒,以彻底消灭蚤类滋生环境。
疫情监测和报告:建立健全的鼠疫监测体系,对鼠疫疫源地、重点地区和人群进行定期监测。加强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疑似鼠疫病例,必须立即按照规定程序上报,以便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患者隔离:对于确诊的鼠疫患者和疑似患者,要严格进行隔离治疗。一般情况下,腺鼠疫患者隔离至淋巴结肿大完全消散后,还需再观察 7 天;肺鼠疫患者要隔离至痰培养 6 次阴性。与患者接触的人员,也要进行医学观察,若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应检疫 12 天。
尸体处理:死于鼠疫的人的尸体必须用尸袋严密包扎,并立刻火化,以防止鼠疫菌的传播。
二、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检疫:加强国际检疫与交通检疫,对来自疫区的车、船、飞机等交通工具进行严格检疫,并采取灭鼠、灭蚤措施。对可疑的旅客应进行隔离检疫,防止鼠疫通过交通工具传播到其他地区。
个人防护:人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鼠类、旱獭等可能携带鼠疫菌的动物。在鼠疫流行地区,要做好防蚤叮咬措施,可使用驱避剂,减少躯体暴露等。如果接触了可能感染鼠疫的动物或物品,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三、保护易感者:
疫苗接种:对疫区及其周围的人群、参加防疫的工作人员及进入疫区的医务工作者等易感人群进行鼠疫疫苗接种。目前使用的鼠疫活菌苗可皮下注射,一般于接种后 10 天产生抗体,1 个月后达高峰,免疫期 1 年,需每年加强接种 1 次。
预防性服药:在鼠疫流行期间或进入疫区前,可服用四环素、多西环素、磺胺、环丙沙星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必要时可肌内注射链霉素,疗程一般为 7 天。
严正声明:本网站中所有图文版权归青岛清数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严禁商用,如学习交流,请注明图片来源于本公司,如发现私自商用,必追究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2022 青岛清数科技有限公司 | 鲁ICP备2023028303号-1 | 鲁公网安备 37020602000239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