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WOW().init();
了解清数新闻,掌握AI前沿资讯
原理
基因序列差异:不同种类的蚊类在其基因组DNA序列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体现在基因的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通过对特定基因或基因片段的分析,比较其核苷酸序列的异同,从而确定蚊种。例如,细胞色素 C 氧化酶亚基 I(COI)基因在不同蚊种间具有较高的序列差异,可作为有效的分子标记来区分蚊类。
遗传进化关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蚊类的基因序列,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分支。亲缘关系较近的蚊种在基因序列上更为相似,而亲缘关系较远的蚊种则差异较大。基于这种遗传进化关系,可以对未知蚊种进行分类和鉴定,确定其在蚊类系统发育树中的位置。
方法
DNA 提取:从蚊类样本中提取高质量的 DNA 是分子生物学鉴定的基础。常用的方法有酚 -氯仿提取法和商业 DNA 提取试剂盒法。酚 - 氯仿提取法利用酚和氯仿使蛋白质变性,离心后将 DNA 分离出来,但操作复杂且试剂有毒;商业 DNA 提取试剂盒则操作简便,能获得较高质量的 DNA。提取后的 DNA 需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光光度计等方法进行质量检测,确保 DNA 的完整性和纯度。
基因选择与扩增:
基因选择:选择合适的基因或基因片段对于准确鉴定蚊类至关重要。除了 COI 基因外,核糖体RNA基因(如 18S rRNA、28S rRNA)等也常被用于蚊类鉴定。这些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但又具有一定的种间差异,能够提供有效的分类信息。
PCR扩增:根据所选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目标基因片段进行扩增。PCR 反应体系包括模板 DNA、引物、dNTPs、Taq 酶和缓冲液等,通过变性、退火和延伸三个步骤的多次循环,使目的基因片段得到大量扩增,以便后续的检测和分析。
扩增产物检测与分析 :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将 PCR 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根据电泳条带的位置和大小判断扩增是否成功。如果有条带出现且大小与预期相符,说明扩增得到了目标基因片段。
测序分析:将扩增成功的产物进行测序,得到其核苷酸序列。然后将该序列与已知蚊类物种的基因序列数据库(如 GenBank)进行比对,通过序列相似性分析来确定蚊种。一般使用 BLAST 等软件进行比对,序列相似度在一定程度以上(如 97% 以上)可初步判定为同一物种。
其他分子标记技术:
微卫星标记技术:基于短串联重复序列(SSR)的分子标记技术,通过 PCR 扩增 SSR 序列,并根据扩增产物的长度来区分不同的个体或种群。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技术:通过 PCR 扩增目标基因区域,根据扩增产物的序列来区分不同的个体或种群,SNP 位点的差异可作为鉴定蚊类的依据。
插入 - 缺失标记技术:基于插入或缺失突变的分子标记技术,PCR 扩增目标基因区域后,根据扩增产物的长度差异区分不同个体或种群。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